我国泵行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后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,但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,也积累了不少问题,阻碍了我国泵行业进一步的发展。这些问题中,技术问题尤为突出。
众所周知,传统的中国制造业最严重的弊端就是技术落后,这在中国的泵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。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水泵企业在研发资金中的投入,平均仅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的2%左右,这个与国外知名企业30%甚至40%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。另外,国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能力并不强,对引进的技术消化能力弱,在掌握不到核心技术的情况下,产品自主化的深度远远不足。
由于技术上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巨大差距,国产泵企为了在产品上不落后,只能靠引进产品或者代生产等方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,久而久之,逐渐沦为国外技术企业的生产工具,丧失自主创新能力。目前,国内的泵产品不仅在高端的核电站成套核级产品技术上存在空白,在大型石化成套技术装备中所需的高压小流量泵、耐腐蚀化工流程泵、煤液化用耐蚀耐磨离心泵、容积泵等较为常见的产品技术上,仍然依赖大量的进口。
据统计,我国的生产企业生产了全球50%以上的泵阀产品,但由于技术的差距,几个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5到10倍,在中高端市场上竞争力薄弱,行业发展问题较多。更为严重的是,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泵产品的第一大市场,但国内的应用部门对于购买国产泵的积极性并不高,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,导致国家泵产品在国内采购招标中被国外产品击败的例子数不胜数。
其实,从客观因素来说,应用企业摒弃国产泵的原因很明显。我国泵企业以低层次、小规模、家庭作坊式企业为主,生产的是低质量的大众产品,这几乎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。同时,由于小企业众多,竞争无序,泵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失、设计、工艺、材料、制造标准规范亟待更新。新技术、新工艺开发速度比较缓慢,设计、工艺、材料以及制造等众多标准都很难同国外对接。
总而言之,我国泵行业发展的问题根源在于技术发展的滞后,技术的落后又会使得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,阻碍企业的发展,企业难以发展,技术自然也难以有实质性地进步。如此一来,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将国产泵企牢牢捆住,如何突破这层桎梏,国产泵企还需花大力气。